记者近日从斗门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,在降温前,斗门的水产养殖户已未雨绸缪,提前为鱼塘、虾塘搭好越冬棚,并通过调节水温、消毒杀菌、减少投食等措施,积极做好水产养殖防寒防病工作。
在斗门区白蕉镇凯威养殖场,珠海市海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明正在巡场,检查养殖场的水位和水质情况。该养殖场主要养殖白蕉海鲈和金目鲈鱼,养殖面积约200亩,是海川公司旗下的养殖场之一。
记者看到,鱼塘间布满了白色的越冬棚,它们如同巨大的保护伞,为鱼虾遮风挡雨。李志明告诉记者,去年11月,海川公司就已搭成90亩的越冬棚,保证鱼苗不被冻伤。除了搭棚外,该公司还对水体进行了消毒,避免鱼苗被病菌感染。
记者了解到,防寒的重点品种是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。目前,斗门区养殖的温水性鱼虾品种主要有白蕉海鲈、金目鲈鱼、罗氏沼虾、南美白对虾等,其中白蕉海鲈养殖面积约3万亩。
海川公司技术总监刘国锋表示,为防止鱼虾冻死或冻伤后感染细菌,建议养殖户加强巡塘,有条件的可以搭建越冬棚保温,未建越冬棚的养殖池可适当增加水深及盐度,水温回升稳定后要及时、适当换水,并做好水体消毒与水质监控。